各有關單位:
2020年山東省特種設備起重裝卸機械操作工(叉車司機)職業技能競賽是我省首屆叉車司機類職業技能競賽,也是國家新的叉車司機考核大綱發布后,按照新考核大綱高要求進行的職業技能競賽?,F將本屆競賽技術文件公布如下:
本屆競賽按照新的考核大綱標準要求,并適當增加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新知識進行命題。競賽分理論知識競賽和技能操作競賽兩部分,均為100分。理論知識競賽占30%,技能操作競賽占70%,綜合成績由兩者組成,競賽名次按個人綜合成績高低排定,綜合成績相同者,實際操作技能成績高者名次列前,實際操作技能成績也相同時,比賽完成時間短者名次列前。
一、理論競賽
1、競賽命題:由山東省特種設備職業技能競賽組委會命題,試題分A、B卷,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備案,考試用卷由組委會相關人員開考前當場抽簽決定。
2、競賽內容:按照國家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叉車司機)管理相應資格要求的基礎知識、理論知識、相關法律和法規知識進行命題(理論復習題及答案見附件1,僅供參考)。
3、題型:單選(50題50分)、判斷(30題30分)、多選(20題20分)
4、理論分值:總分100分。
5、答題形式:采取計算機答題,答題時間60分鐘。
6、理論競賽流程:理論試卷命題——報省人社廳備案——輸入計算機考試系統——布置考場——封考場——進入考場——宣布考場紀律——抽簽選定試卷——試卷發放——選手計算機答題——提交試卷——打印成績——匯總成績——交保密組存檔。
二、技能操作競賽
1、競賽內容分為口試題和實操題,具體內容如下:
(1)叉車實操技能口試題(20分)
隨機抽取4道試題考試(操作規程和《工業企業廠內鐵路、道路運輸安全規程》各2道題)。
(2)叉車場地實操題(50分)
實際操作叉車按規定路線完成堆垛操作項目。(見附件2:叉車實操智能評分系統考試流程及評分細則)
(3)叉車道路實操題:(30分)
實際操作叉車按規定路線完成規定操作項目。(見附件2:叉車實操智能評分系統考試流程及評分細則)
2、競賽規則:
(1)口試:限時10分鐘。
(2)場地操作:限時5分鐘。要求穩、準,且按規定路線一次完成操作項目,并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完成操作項目,無失誤者得滿分;有失誤者扣除失誤分得相應的分值。
(3)道路操作:限時3分鐘。要求穩、準,且按規定路線一次完成操作項目,并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完成操作項目,無失誤者得滿分;有失誤者扣除失誤分得相應的分值。
(4)選手完成操作技能競賽時,應向裁判員舉手示意,比賽時間由裁判員記錄。選手在競賽時間截止后不得再進行任何操作。
(5)競賽過程應連續進行,競賽過程中由于選手原因停止中斷,則所參賽項目的分值為0分。
(6)由于選手操作失誤而導致人員、設備出現安全事故隱患時將被終止比賽,則所參賽項目的分值為0分。
3、叉車配置:CPC30,手動擋,內燃(柴油)平衡重式叉車,3噸。
4、技能競賽場次:
競賽的場次由領隊(選手)賽前抽簽決定。
5、競賽流程:
裁判入場檢查現場是否符合比賽要求——裁判長、裁判各就各位——參賽選手進場至站位區——裁判檢查選手證件——選手進入操作區,準備比賽——裁判員下達口令“開始”,同時開始計時——選手完成操作后,舉手并回答“操作完畢”,結束比賽,裁判員停止計時——選手離開現場,到達指定區域。
三、競賽時間和地點:
本次競賽2020年11月6日報到,11月7日至11月8日比賽,具體報到地點另行通知。
四、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有關要求
1.鑒于目前國家疫情防控常態化管理和分區分級動態化調整,在競賽報到日前,相關人員所屬地區如出現疫情中、高風險等級,或相關人員距離競賽報到日前14天內前往過疫情防控中、高風險地區的,將面臨參加競賽時嚴格管控且在報到時酒店不予接待的風險,具體要求以本人所在地及活動舉辦地當地衛生防疫部門或酒店相關規定為準。相關人員在出行前務必了解清楚并慎重前往。
2.根據疫情防控的相關要求,參加人員于報到時需配合做好地區性健康碼認證工作。
3.競賽期間參加人員應做好個人安全防護,全程佩戴口罩,每日自行監測體溫,如有異常及時上報現場工作人員。
4.進入競賽場地,需亮碼、測溫、驗證身份,排隊、競賽與就餐時人員間隔需保持在一米以上。
5.保持房間通風,不扎堆、不聚集,減少外出與會客交友活動。
報名聯系人及電話:孫宇 0531-88023907
報名郵箱:[email protected]
附件:1、理論復習題及答案
山東省特種設備職業技能競賽組委會
2020年 9月30日
單位名稱:山東省特種設備協會賬 號:1602023919200059151開 戶 行:濟南工商銀行趵突泉支行稅 號:51370000MJD6177755
聯系地址:濟南市華能路89號山東質監綜合服務大廈2樓205室郵政編碼:250100 傳 真:0531-55692988綜 合 部:0531-55692989 培 訓 部:0531-88023952 0531-88023939 評 審 部:0531-88023938 學術交流部:0531-88023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