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探花国产综合在线精品-91洮色-91洮色在线观看-91桃色-91桃色2-91桃色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相關推薦

行業資訊

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資訊 > 正文

重磅!山東支持新舊動能轉換若干財政政策及5個實施意見

2018.08.06來源:

摘要:近日,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支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若干財政政策》,以及《關于支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財政體制激勵政策的實施意見》,《關于支持發展“十強”現代優勢產業集群財政政策的實施意見》,《關于支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若干稅收政策的實施意見》,《關于支持科技創新服務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財政政策的實施意見》,《關于財政金融政策協同配合支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實施意見》等5個實施


關于支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

若干財政政策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山東省委、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實施意見》和《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的通知》精神,現就支持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制定如下財政政策。

 

一、強化財政體制引導,建立促進新舊動能轉換的體制機制

 

1.建立與新舊動能轉換成效掛鉤的轉移支付分配機制。省級財政轉移支付分配與各地新舊動能轉換成效掛鉤,根據各市經濟運行質量效益、創新驅動發展、對外開放、生態環保、舊動能淘汰等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考核評價結果,予以分檔獎勵,形成“動能轉換越快、成效越大,得實惠越多”的激勵機制。

 

2.建立財政收入結構優化獎勵機制。對年度稅收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提高幅度超過全省平均水平,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主體稅收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且財政收入保持增長的市,按其上繳省級稅收增量部分的一定比例給予獎勵,引導各地切實提高財政收入質量。

 

3.建立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增長獎勵機制。對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繳納增值稅、企業所得稅上繳省級增量部分,按一定比例獎勵所在市,引導各地培育壯大高新技術產業。

 

4.建立重點園區“畝均稅收”領跑者激勵機制。對《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確定的重點園區,開展以“畝均稅收”為主的稅收貢獻評價,并依據評價結果實施分檔激勵政策。

 

5.建立“飛地”項目稅收利益分享機制。對省內各級政府引導的企業跨區域異地投資建設重大產業項目,打破行政區域界限,建立項目轉出地與轉入地主體稅收共享制度。

 

6.建立績效評價與預算安排掛鉤機制。積極推進重大政策和重點項目事前績效評估,開展績效監控和評價,建立績效和預算安排掛鉤機制,切實做到“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

 

二、突出財稅扶持重點,促進新舊動能轉換和產業轉型升級

 

7.大力支持傳統產業提質效。完善財政貼息、獎補政策,推動全省主導產業骨干企業實施新一輪高水平技術改造。加快推進重點高耗能行業的大調整、大提升,各級財政對因政策原因關閉的企業給予補貼,省財政根據各市任務量和績效考核情況給予綜合獎補。實施涉農貸款貼息、擔保費用補助、擔保風險補償等綜合扶持政策,加快構建覆蓋全省的政策性農業信貸擔保體系,為多種形式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主體提供信貸擔保服務。支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重點支持文化產業發展公共平臺建設和新型文化業態培育。

 

8.大力支持新興產業提規模。加大對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的支持力度,集中培育一批區塊鏈、人工智能、云計算、虛擬現實、北斗導航、物聯網、大數據等應用場景標桿。支持新零售發展,提升消費智慧化和便利化。完善新產品推廣應用保險補償政策,加快高端裝備和新材料、高端軟件應用推廣。支持新能源產業發展,開展生物質能源推廣應用行動,率先從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進行試點,省財政給予補貼。完善新能源汽車和充電基礎設施財政獎補政策。推動醫養健康產業發展,對我省藥品生產企業研制的高效優質新藥和同品種全國前三名完成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省財政給予獎補。支持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建設。創新新興產業政府采購政策,對符合條件的新技術、新產品實行首購制度。

 

9.大力支持跨界融合提潛能。促進實體經濟與互聯網融合,支持培育一批跨行業跨領域的產業互聯網平臺和面向特定行業、特定區域的企業級平臺,爭創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臺。推進電子商務、智慧物流網絡平臺發展。支持推動軍民技術雙向轉移轉化,促進軍民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提升融合發展系統解決方案能力,對符合條件的總集成總承包項目,省財政給予后補助或獎勵。支持產業集群轉型升級,省財政每年分層次擇優獎補一批現代優勢產業集群。

 

10.大力支持品牌高端提價值。推進質量強省建設,省財政對獲得中國質量獎的企業,以及獲批國家質檢中心、國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國家監測重點實驗室的單位給予獎勵。積極培育“四新”企業,完善分層孵化體系,對認定的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培育)企業,以及入選的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省財政分檔給予獎勵和融資扶持。支持加大山東品牌宣傳力度,打響“好品山東”“好客山東”“誠信山東”“食安山東”品牌。支持提高產品設計創新能力。支持發展總部經濟,對在我省新設立的符合條件的企業總部、地區總部、結算中心或職能型總部機構,省財政給予一次性獎勵。

 

11.大力支持海洋經濟發展。支持實施海洋強省建設十大行動,促進現代海洋產業發展壯大,對海洋核心裝備國產化給予補助,支持省級海洋特色園區建設。推進青島海洋國家實驗室及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建設。促進海洋科技成果轉化,對涉海企業新建國家級創新平臺、協同創新平臺擇優給予補助。支持海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對獲得國家一類海洋新藥證書并在山東實現產業化的企業,省財政給予一次性獎勵。支持海洋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港口建設現代化水平。支持遠洋漁業基地建設,對我省經國家批準的遠洋漁業基地,省財政給予補助。支持海洋牧場建設,實施山東省海洋牧場示范創建三年計劃。

 

12.大力支持綠色發展。完善生態補償機制,實施空氣質量生態補償和省級及以上自然保護區生態補償,逐步完善生態補償體系,大力支持污染防治和生態環境保護。支持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完善獎補政策,鼓勵創建綠色園區、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開發綠色產品,鼓勵實施綠色制造系統集成項目。支持實施“工業綠動力”提升計劃,省財政根據各市節能目標完成情況等因素給予獎補,建設一批重大節能工程。積極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實施財政扶持“綠色門檻”制度。全面落實節能節水和環境保護專用設備投資抵免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落實企業資源綜合利用稅收優惠政策。企業從事符合條件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的所得,按規定享受企業所得稅“三免三減半”優惠。對政府采購清單內的節能、環境標志產品,按照有關規定,實施強制或者優先采購。

 

13.大力降低企業稅費負擔。全面落實國家新出臺的各項減稅降費政策。選擇部分國家重點扶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新舊動能轉換重點行業(項目),按程序先行先試臨時性的期末留抵退稅政策。研究去產能和產業升級企業停產期間城鎮土地使用稅政策。

 

三、著力支持科技創新,增強新舊動能轉換動力

 

14.強化產業技術支撐。省財政加大投入支持實施應用基礎研究和前瞻性技術研究項目,儲備一批具有產業發展引領作用的前瞻性原創技術。支持產學研協同攻關重大項目,加快突破一批關鍵共性技術。支持培育重點技術領域領跑優勢,省財政突出支持山東省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項目。對由我省單位牽頭或參與實施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重點研發計劃和科技創新項目,省財政擇優給予配套資金支持。

 

15.增強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全面落實高新技術企業和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所得稅優惠、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及企業研發投入后補助等財稅優惠政策。將企業職工教育經費支出稅前扣除限額從2.5%提高至8%,激勵企業加大職工教育培訓投入。大力支持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對省級以上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培育成功高新技術企業的,省財政給予一次性獎補。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行動計劃,將小微企業升級高新技術企業財政補助范圍擴大到中小微企業,省財政給予一次性引導補助。支持中小微企業創新競技五年行動計劃。

 

16.支持促進知識產權創造運用。支持高價值知識產權創造,提高《專利合作條約》國際專利(PCT)申請單位和個人資助標準,擴大專利創造大戶、PCT申請大戶獎勵范圍并提高階梯獎勵標準。提升知識產權服務水平,省財政支持構建山東省新舊動能專利信息大數據中心和新舊動能轉換高價值專利儲備庫,支持新舊動能轉換重點產業領域核心技術專利(群)創造和保護。完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政策,擴大省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財政貼息補助范圍,實施企業專利權質押保險補貼政策。

 

17.支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省與濟青煙三市聯合設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發展基金,聯動支持濟青煙國家科技成果轉化示范區建設。支持提升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水平,省財政對符合條件的省級服務機構,按合同成交額的一定比例給予補助,對承擔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任務、進入示范性國家技術轉移機構范圍的服務機構給予獎勵。省市共建山東省技術成果交易中心、山東省技術轉移轉化中心,省財政根據技術成果交易量增長情況、實施效益等因素給予補助。完善科技成果轉化貸款風險補償機制。落實支持科技成果轉化的稅收政策。

 

四、強化三大基礎支撐,為新舊動能轉換提供堅實保障

 

18.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實推進省以下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逐步理順省以下財政收入分配關系,提高財政體制運行效率。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支持產業發展的財政資金主要用于公平競爭環境營造、公共服務(產業鏈)平臺建設、產業轉型發展試點等,促進增強市場活力。支持國地稅合并改革,理順非稅收入征管職責,進一步提高收入征管效率,降低收入征納成本。完善政府購買服務機制,支持深化科技、教育、醫療、文化等事業單位改革。嚴格執行全國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業性收費“一張網”,做到“涉企收費進清單,清單之外不收費”。深入推廣實施“雙隨機、一公開”,規范事中事后監管,全面扎緊權力運行的“籬笆”。

 

19.大力支持人才隊伍建設。全面落實《中共山東省委、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做好人才支撐新舊動能轉換工作的意見》(魯發〔2017〕26號),持續加大泰山學者、泰山產業領軍等重點人才工程支持力度,深入推進重點人才計劃,支持面向全球“一事一議”引進頂尖人才團隊。全面落實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激發科技人才創新創造積極性。支持“千人計劃”專家工作站建設,省財政對每個“千人計劃”專家工作站給予經費資助。推動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省財政對升級為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技術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的給予后補助。實施“教育服務新舊動能轉換專業對接產業項目工程”,對省屬高校遴選出的與“十強”產業對接緊密、發展基礎好的優勢特色專業(群),省財政重點給予資金支持。

 

20.加快現代綜合交通體系建設。支持加快鐵路建設,設立鐵路發展基金。大力加強公路建設,支持加快實現“縣縣通高速”,支持普通國省道新建改建和大中修養護工程建設,加快構建“四好農村路”多元化投資機制,全面推動全省農村公路建設可持續發展。支持水運交通建設,加快推進小清河水污染治理和復航工程,加快京杭大運河主航道及船閘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支持沿海港口資源整合,提升全省港口綜合競爭力。支持加快推進民航建設,積極利用中央和省補助政策,提升民航中小機場普遍服務水平,加快民航機場配套設施建設。

 

五、加強財政金融配合,協同支持新舊動能轉換

 

21.創新財政投融資機制。積極采取貸款貼息、融資增信、代償分擔等財政資金使用方式,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新舊動能轉換重點項目的投入。在嚴控政府性債務風險的前提下,規范運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加快政府股權投資引導基金運作。探索發行項目收益與融資自求平衡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拓寬重點項目投融資渠道。積極引進利用外國政府和國際金融組織貸款。大力實施農村集體產權抵質押貸款和政府采購合同融資政策。研究推進排污權、碳排放權抵押貸款試點。

 

22.充分發揮政府引導基金作用。設立省新舊動能轉換基金,重點支持“十強”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優化整合現有政府投資基金,精準支持新舊動能轉換重點領域。采取差異化的引導基金讓利政策,鼓勵基金企業在省內投資。對符合條件的基金企業,由基金注冊地政府給予落戶獎勵,并在人才引進、子女就學、戶口辦理等方面享受優惠政策。對投資運作快、投資效益好的基金管理機構和團隊,根據績效評價結果給予獎勵。

 

23.引導金融資本投向實體經濟。支持做大做強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對在我省新設立的跨地區或跨境經營的金融企業法人機構總部,省財政給予一次性補助;對在服務“三農”“四新”、小微企業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金融機構及地方新型金融組織,給予示范性獎補。大力發展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支持實施降低擔保費率政策,由此減少的收益由各級財政給予適當補償。深入開展“政銀保”貸款保證保險業務,對投保企業、保險公司、貸款銀行給予財政補貼。加大創業擔保貸款財政貼息政策支持力度,對金融機構向符合條件的個人和小微企業發放貸款按規定給予一定時限的擔保和貼息。鼓勵開展新舊動能轉換金融產品創新,對在我省依法設立從事金融業務的銀行、證券、保險、基金、期貨等金融機構開展的金融創新產品進行獎勵。

 

24.鼓勵企業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鼓勵企業掛牌上市,對在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和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等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掛牌的企業,省財政給予一次性獎補。引導企業加大債券市場融資,省財政對符合條件的承銷機構、發債企業及擔保增信機構給予適當獎勵。支持開展市場化債轉股,對企業和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實施債轉股,省財政給予適當獎勵。

 

以上政策涉及財政資金投入的實施期暫定為2018-2020年。各市要結合實際,研究制定本地支持新舊動能轉換的具體政策。

 

關于支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

財政體制激勵政策的實施意見

 

為充分發揮財政體制引導作用,加快形成有利于新舊動能轉換和高質量發展的財政體制機制,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建立與新舊動能轉換成效掛鉤的轉移支付分配機制。2018—2020年,省級財政轉移支付分配與各地新舊動能轉換成效掛鉤,根據各市新舊動能轉換核心指標完成情況以及高耗能等舊動能淘汰情況,予以分檔獎勵,加大對新舊動能轉換較快地區的激勵支持,形成“動能轉換越快、成效越大,得實惠越多”的激勵機制。資金分配依據各市經濟運行質量效益、創新驅動發展、對外開放、生態環保等四個方面12項二級指標,除有明確規定外,一般采用功效系數法計算確定。

 

二、建立財政收入結構優化獎勵機制。實施財政收入結構改善提升工程,2018—2020年,對年度稅收比重提高幅度超過全省平均水平,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主體稅收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且財政收入保持增長的市,按其上繳省級稅收增量部分的一定比例給予分檔獎勵,引導各地進一步改善財政收入結構。對積極健全稅收保障機制、強化重點稅源管控、實際繳稅市場主體占比較高的市給予獎勵,鼓勵各地提高財政收入管理效能。

 

三、建立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增長獎勵機制。認真落實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支持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行動計劃,強化高新技術企業源頭培育,促進提升企業創新能力。2018—2020年,對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繳納增值稅、企業所得稅上繳省級增量部分,按一定比例獎勵所在市,引導各地培育壯大高新技術產業。

 

四、建立重點園區“畝均稅收”領跑者激勵機制。2018—2020年,對《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的通知》確定的182個重點園區,開展以“畝均稅收”為主的稅收貢獻評價,并依據評價結果實施分檔激勵政策。其中,第一檔為青島西海岸新區、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14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13個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以及9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對評價得分前10名的園區各獎勵3000萬元;第二檔為136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8個省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對評價得分前20名的園區各獎勵1000萬元。省級獎勵資金,主要用于改善園區基礎設施條件、實施優勢產業扶持政策、支持開展精準招商引資、淘汰舊動能等。

 

五、建立“飛地”項目稅收利益分享機制。對省內各級政府引導、企業跨區域異地投資建設的重大產業項目,以及承接省外國家重點發展區域的重大產業轉移項目,打破行政區域界限,建立項目轉出地與轉入地主體稅收共享制度。對新上產業項目投產后3年內繳納的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市縣分成部分,原則上由轉出地與轉入地政府按4∶6比例分享,此后轉出地不再分享;對既有企業搬遷項目投產后3年內繳納的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市縣分成部分,原則上雙方按6∶4比例分享,并可適當延長分享期限,逐步提升轉入地分享比例。省內“飛地”雙方可根據基礎設施投資、優惠政策兌現等因素,上下浮動一定比例協商確定具體分享比例,促進優勢產業加快集聚發展。

 

六、建立績效評價與預算安排掛鉤機制。把績效理念嵌入財政資金和政策管理鏈條,著力強化財政支持新舊動能轉換政策和項目的績效管理,積極推進重大政策和重點項目事前績效評估,開展績效監控和評價,建立績效和預算安排掛鉤機制,切實做到“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

 

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切實履行職責,保障支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財政體制激勵政策順利實施。省財政廳要發揮牽頭作用,加強統籌協調,及時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確保各項激勵政策落實到位。各市可結合本地新舊動能轉換規劃,將省級獎勵資金與其他財政性資金、社會資本投資等結合使用,加強資金整合和政策統籌,為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提供資金保障。

 

關于支持發展“十強”現代優勢產業

集群財政政策的實施意見

 

為加快發展“十強”現代優勢產業集群,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加大領軍企業培育力度。鼓勵龍頭、骨干企業通過兼并重組聯合、爭取國家重大項目布局等方式,加快縱向延伸、橫向聯合、跨越發展。每年在“十強”產業遴選培育50家左右支撐帶動力強的領軍企業,入庫動態考核管理。視入庫企業地方財政貢獻(計算口徑為企業實際繳納的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產生的地方財政貢獻)情況,對當年地方財政貢獻超過10億元且年增長10%以上的,省財政對當地政府實施分檔獎勵。其中,增幅在20%以內的,按增長10%以上部分省級留成的30%給予最高1000萬元獎勵;增幅超過20%的,再按增長20%以上部分省級留成的50%給予最高3000萬元獎勵。鼓勵市、縣對入庫企業給予資金支持,并對重大企業兼并重組或并購國內外高端品牌給予適當補助或貼息。

 

二、支持引進產業鏈重大項目。鼓勵各地“一鏈一策”主動上門開展集群招商,引進一批集群配套、強鏈補鏈的重大項目,帶動一批前沿技術、高端人才和優秀團隊,實現項目、成果、專家“三位一體”落地。新引進符合我省產業發展導向的重大項目,對省級財政年度貢獻首次突破1億元的,省財政按其貢獻額的10%-30%,對各市和財政直管縣分檔給予一次性最高1億元事后獎補。對引進的帶動性強、投資規模大、業態模式新的標志性重大項目,省財政對引進地政府實行“一事一議”專項扶持,鼓勵省新舊動能轉換基金股權投資。市、縣可在法定權限內出臺招商引資政策,對重大項目前期工作經費可予以適當補助。

 

三、提升集群協作配套能力。豐富完善產業集群轉型升級示范行動,大力支持海洋特色產業園、醫養結合示范先行區、現代農業產業園、田園綜合體、鄉村旅游連片區和旅游特色小鎮等建設,引導集群協作配套、錯位發展。依據龍頭、骨干企業新增的省內配套企業戶數、省內企業配套產品采購結算額等,在“十強”相關產業遴選若干“雁陣形”產業集群,實行動態考核管理,省財政通過現有資金渠道給予最高500萬元專項激勵,由市、縣政府統籌用于集群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關鍵共性技術研發等。對中小企業為融入龍頭企業供應鏈而實施的技術改造、自主創新、管理提升項目,由各級財政優先列入產業引導、科技創新、技術改造、中小企業發展等專項資金扶持,獎補標準適當提高。全省每年選擇10個左右集群效應顯著、配套協作緊密、要素配置精準、績效考核優秀的市、縣,由省政府專項考核激勵。

 

四、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發展。支持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虛擬現實、北斗導航、物聯網等新一代核心基礎關鍵技術,加快向各行業、各領域廣泛滲透、深度融合,著力培育新業態、新模式,形成若干新產業鏈。以應用需求為導向,全省每年遴選30個左右應用場景標桿,鼓勵其開展“1+N”帶動提升行動,支持發展共享經濟,通過標桿復制、推廣和應用,實現“做大一個、跟進一批、帶動一片”的示范效應。省財政予以標桿企業最高200萬元的獎勵,并優先申報國家級標桿項目。標桿企業帶動項目,由市、縣財政適當獎補。

 

五、支持重點傳統行業優化升級。以鋼鐵、煉化、電解鋁、輪胎、焦化、化肥、氯堿等行業為重點,鼓勵各地通過產能置換、碳排放指標交易等市場化方式,對高耗能行業產能布局實施大調整、大提升,發展綠色環保節能產業,加快“騰籠換鳥、鳳凰涅槃”。2018-2020年,省財政根據各市化解過剩產能、淘汰落后產能、關停企業戶數、職工安置人數以及綜合評價結果,分行業實施“基礎+激勵”綜合獎補。基礎獎補按過剩產能化解和落后產能淘汰任務量、關停企業戶數、職工安置人數等因素測算下達;激勵獎補與超額完成化解過剩產能任務、績效考核結果掛鉤,按基礎獎補資金的5%-30%實施分檔獎勵。獎補資金首先用于職工安置,資金充足的,可統籌用于企業轉產、搬遷改造等。市、縣財政可以給予企業關閉費用補貼或新增項目資金支持,在資源要素配置、價格等方面實行差別化傾斜政策。

 

六、支持新一輪高水平技術改造。著力激發社會資金擴大有效投資,力爭用三年時間,支持全省主導產業骨干企業,實施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為重點的新一輪高水平技術改造,深入實施工業強基工程,啟動“一條龍”應用計劃,開展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專項行動,推動傳統產業“老樹發新芽”。省財政綜合考慮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速、環比新增稅收貢獻總額等因素,以及各市實際完成總數占全省的比重給予資金獎補。獎勵資金由各市依據企業財政貢獻增量額度等給予股權投資、貸款貼息或事后獎補。三年滾動支持100個對標國際同行業先進的省級重大技改項目,在項目竣工投產后,省財政按銀行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的35%給予最高2000萬元貼息支持(不再列入省對市綜合獎補范圍),同一獨立法人項目限定1個。

 

七、鼓勵優勢產業鏈全球布局。支持海洋、化工、有色、建材、輕工、紡織等優勢產業鏈國際延伸、供應鏈全球整合、價值鏈高端提升。新組織認定一批省級境外經貿合作園區,省財政每個給予最高1000萬元貼息或獎補,放大“一帶一路”“橋頭堡”作用。通過競爭性方式,擇優選擇30個縣(市、區)開展外貿轉型升級試點縣建設,省財政每個最高獎補800萬元。對相關金融機構發放的政策性優惠利率貸款,省財政按照不超過新增貸款余額的1%給予獎勵。各級財政通過貸款貼息、保險保費補貼、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對境外研發中心、優勢產能境外投資合作重點項目以及涉外法律、稅收公共服務平臺進行支持。

 

八、支持發展產業互聯網平臺。支持產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推動“互聯網+”與產業集群深度融合,建設一批基礎共性、行業通用、企業專用APP及微服務資源池,孵化一批推動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商業化解決方案,推動20萬家企業“上云上平臺”,并逐步向深度“用云用平臺”轉化。支持實施“個十百”產業互聯網平臺培育工程,省級重點支持培育1家以上產業互聯網綜合服務平臺、10家左右跨行業跨領域產業互聯網平臺和100家左右面向特定行業、特定區域的產業互聯網平臺,省財政給予最高1000萬元的貼息、獎補或股權投入。列入國家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提高到3000萬元。各級財政通過“云服務券”、以獎代補、股權投入等方式予以支持,對瞪羚企業和獨角獸企業,“云服務券”財政補助標準上浮50%。

 

九、支持提升協同創新能力。深化“政產學研金服用”協同創新,鼓勵搭建多主體協同、跨區域合作、創新資源共享的協同創新平臺。對各類協同創新平臺,經專項考核評估后,各級財政按平臺建設實際投入給予貼息或運用“創新券”等形式予以獎補。加大統籌整合力度,依據各類創新平臺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突破、成果產業化等情況,每年在“十強”相關產業分別遴選1-2家高水平協同創新平臺,省財政統籌現有資金給予最高300萬元的獎補。對新確定為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國家產業創新中心、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等高端協同創新平臺的,經認定后,省財政給予不超過3000萬元貼息、獎補或股權投入。

 

十、支持搭建公共服務平臺。鼓勵行業龍頭企業、重點科研院所建設基于檢驗檢測、咨詢認證、服務外包、人才培訓等的公共服務平臺。依據服務企業數量、產業化服務項目數量等情況,每年在“十強”相關產業遴選一批高水平公共服務平臺,省財政統籌現有資金給予最高300萬元獎勵。對新確定的國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公共服務平臺,經認定后,省財政給予不超過1000萬元的貼息、獎補或股權投入。

 

協會對公賬戶

單位名稱:山東省特種設備協會
賬 號:1602023919200059151
開 戶 行:濟南工商銀行趵突泉支行
稅 號:51370000MJD6177755

聯系我們

聯系地址:濟南市華能路89號山東質監綜合服務大廈2樓205室
郵政編碼:250100 傳 真:0531-55692988
綜 合 部:0531-55692989 培 訓 部:0531-88023952  0531-88023939
評 審 部:0531-88023938 學術交流部:0531-88023907

手機網站

訂閱號

服務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成人影院 | 91精品久久香蕉国产国二厂线看 | 色欲av亚洲一区无码少妇 | 182午夜TV午夜福利免费 |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 | 91深夜福利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色婷婷久久久久swag精品 | 超碰人妻97| 精品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牛牛 | 在线无码AV| 国产人妻人伦a 6 2v久 | 国产乱伦网站 | 最好看的无码专区_最新的无码专区_最好最新高清无码专区_成人在线观看免费无 | 深夜寂寞影院 | 黃色A片三級三級三級免费看欲兔 | 寡妇高潮A片免费播放 | 在线无码av | 免费国偷自产拍精品视频 | 久久精品 | 美女美裸体爆射白浆久7久 亚洲最新av网站 | 性久久久久 | 18禁福利姬写真网站 | 麻豆精品秘 入口蜜桃 | 日韩欧美另类在线 | 老司机午夜影院 |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看 | 国产一卡二卡 | 91麻豆精产国品 | 波多野结衣av作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线花季转件 | 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性波多 | 久久性| 女同调教女同老板 |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 | 国产资源久久 | 91天媒传媒A在线视频.全程高清完整版免费看 | 亚洲成人高清 | 69人妻精品久久无人专区 | 69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久久 | 最好看的无码专区_最新的无码专区_最好最新高清无码专区_成人在线观看免费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