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直屬檢驗檢疫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質量技術監督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已由第十二屆全國人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于2013年6月29日審議通過,將于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為做好《特種設備安全法》的宣傳貫徹,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特種設備安全法》的重大意義
《特種設備安全法》的出臺標志著我國特種設備安全工作向科學化、法制化方向又邁進了一大步。《特種設備安全法》創新了監管工作模式,加大了對公共場所特種設備的監管力度,強化了特種設備生產、經營、使用單位的企業主體責任,建立了特種設備報廢、可追溯和缺陷召回制度,并加重了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這對有效預防和減少特種設備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社會和諧、穩定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和歷史意義。
《特種設備安全法》的制定發布,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全國人大、國務院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精神和對特種設備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視。各級質檢部門作為這部法律的重要執行部門,要充分認識貫徹落實《特種設備安全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認真抓好這部重要法律的學習、宣傳和貫徹實施工作。
二、準確把握《特種設備安全法》的內容
《特種設備安全法》在總結以往特種設備安全工作的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結合政府職能轉變,針對特種設備安全生產的新形勢、新問題,對特種設備安全做出了專門的法律規定。學習中要重點把握以下內容:
(一)明確了國家對特種設備實施分類、重點監督管理制度。根據特種設備中承壓類設備與機電類設備所具有的不同技術特點和不同使用場所,采取有所區別的監管方式,有利于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能夠更加有效預防和減少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二)確立了特種設備安全與節能相結合的工作原則。《特種設備安全法》將節能環保列入特種設備工作原則,統籌協調特種設備安全與節能。
(三)建立了缺陷特種設備召回制度。《特種設備安全法》規定特種設備生產單位應當主動召回存在危及安全的同一性缺陷的特種設備;國務院負責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的部門發現特種設備存在應當召回而未召回的情形時,應當責令特種設備生產單位召回。
(四)增加了特種設備經營環節的監管制度。《特種設備安全法》要求特種設備銷售單位應當建立特種設備檢查驗收和銷售記錄制度。禁止銷售、出租未取得許可生產的特種設備、未經檢驗和檢驗不合格的特種設備、或者國家明令淘汰和已經報廢的特種設備。
(五)完善了特種設備報廢制度。《特種設備安全法》規定了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依法履行報廢義務,采取必要措施消除該特種設備的使用功能。
三、認真做好《特種設備安全法》的學習培訓和宣傳工作
總局將通過召開《特種設備安全法》貫徹實施電視電話會議,在總局網站開辟宣傳專欄,在中國質量報、國門時報以及其他主流報刊發表相關文章,加大宣貫力度。同時,將研究出臺關于《特種設備安全法》實施意見,配合全國人大編寫特種設備安全法釋義,舉辦質檢系統培訓班。總局及有關司局領導將通過在線訪談,接受電臺、電視臺、網絡媒體的采訪。
各級質檢部門要把《特種設備安全法》作為“六五”普法工作的重中之重,廣泛開展社會普法宣傳,進行“法律六進”活動,進廠門、進校門、進單位、進鄉鎮、進社區、進機關,以人員聚集場所為重點,廣泛覆蓋特種設備的生產、經營、使用、檢驗檢測單位及廣大群眾。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報紙、雜志等各類媒體和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方式,廣泛宣傳《特種設備安全法》的立法精神和實質內涵,普及特種設備安全防范知識。進一步提高企業依法誠信經營意識,提升社會公眾的自我保護意識,讓全社會更加關注和支持特種設備安全工作,營造良好的特種設備安全法制氛圍。
各級質檢部門要通過舉辦專題培訓班、研討會和講座等方式,有計劃、有步驟組織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機構、執法機構、檢驗檢測機構的工作人員,認真學習《特種設備安全法》,深刻領會法律的精神實質,準確理解法律條款內容,增強一線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以及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各級質檢部門要有計劃、分層次地組織推動企業負責人、管理人員、作業人員的學習培訓,讓企業及其相關人員了解、明確生產經營活動中的法定權利和義務,自覺做到學法、懂法、守法,增強企業依法安全生產經營的自覺性。
四、抓緊研究制定和完善《特種設備安全法》配套法規制度
要結合實際,及時清理質檢部門現行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管的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對不符合《特種設備安全法》有關規定的規章和規范性文件,要及時修訂或者廢止。對已開展的特種設備相關的法規規章立法工作,要根據《特種設備安全法》進行調整、細化和完善。對需要制定配套法規規章或其他規范性文件的,須認真研究,抓緊制定。切實做好現行相關法規政策與《特種設備安全法》的銜接,確保特種設備安全法律制度的統一性。
要進一步加強特種設備安全技術規范和相關標準的建設。大力完善特種設備安全技術規范的立項、起草、制定、發布程序,確保安全技術規范的內容與現行標準體系的協調和銜接,做到各有側重,相得益彰。
要抓緊研究落實特種設備分類監管制度,科學界定、把握重點,不斷探索按設備、按單位、按地區分類監管、重點監管的新措施、新手段。
五、以貫徹實施《特種設備安全法》為契機,加快政府職能轉變
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質檢系統要以貫徹實施法律為契機,針對新時期特種設備面臨設備快速增加、技術不斷進步、安全監管力量不足等新情況、新形勢、新問題,反思和研究現有監管制度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創新監管思路,轉變以行政手段為主的傳統監管方式,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以確保安全、便民高效為原則,推動特種設備行政許可審批制度改革,發揮企業安全生產主體作用,發揮行業組織和社會公眾監督作用,讓社會公眾參與到特種設備安全的監督工作中來,齊抓共管,形成企業承擔安全主體責任、政府履行安全監管職責和社會發揮監督作用多元共治的整體合力,進一步推動特種設備安全工作邁上新臺階。
各級質檢部門務必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加強對貫徹實施《特種設備安全法》的組織領導,抓住機遇,扎實推進,不斷加強隊伍建設,加大科技投入,完善工作機制,提升監管能力,確保《特種設備安全法》的順利實施。
單位名稱:山東省特種設備協會賬 號:1602023919200059151開 戶 行:濟南工商銀行趵突泉支行稅 號:51370000MJD6177755
聯系地址:濟南市華能路89號山東質監綜合服務大廈2樓205室郵政編碼:250100 傳 真:0531-55692988綜 合 部:0531-55692989 培 訓 部:0531-88023952 0531-88023939 評 審 部:0531-88023938 學術交流部:0531-88023907